很多设计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外场开展测试数据判读的时候,十几个各路专业测试人员集中进行工作,看似热火朝天、忙得不亦乐乎,但真正轮到测试自己所负责的产品其实只有那么十几分钟,其余时间都在等待。为解决这一问题,近日,二院二部的小伙伴们通力合作打造的测试数据统一判读平台将闪亮登场献上“神助攻”。
“这个平台类似于咱们日常使用的‘微信’,把各个研究室、各个专业的数据判读‘小程序’集成到一起,能够保证不同项目在App平台上配置好解析模型和判读模型后,可自动实现数据解析和数据判读,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使用该平台开展数据判读,工作效率比原来能够提高50%左右,同时还能显著减少人力使用成本,原来需要十几个人的活儿现在3到4个人就能干完啦。”
牵头从事该平台总体研发的三室总师助理潘老师表示。
然而,该平台的建设完善却并非一蹴而就。
据了解,最初三室牵头设计了具备主要功能演示和验证的App原型版本。但实际应用时却发现通用性差,不利于各项目推广应用。后来,面对广大设计师的期待,科研处与三室总体决定继续推进统一判读平台完善工作。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二部基于平台架构模式,明确三室作为组长单位,七室、十五室作为副组长单位,各分系统研究室提供专业支撑,进行平台设计。去年下半年,十五室在总体带领下完成了全新架构下的统一判读平台开发。
探索创新永无止尽。
据了解,该团队正在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对App的部分功能进一步完善调整。此外,该团队还同步开展了用户手册编制和微课视频制作,采用“图文并茂”“真人秀”的形式来让总体部的小伙伴们能够尽快“解锁”该平台的使用方法。
据科研处周副处长先容,该平台准备近期通过试点应用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为面向二部所有项目应用做积极准备。
该平台看似是一款App,但却代表着总体部几十年来测试甚至试验判读工作模式优化的方向,是二部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研生产研制流程重要环节变革的尝试和抓手。二部主任张维刚此前多次强调,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各级领导要主动接受新生事物,克服本领恐慌,干一件事、成一件事,最终由量变取得质变。
可以预计,在统一判读工作的带动下,二部试验数据管理、项目大数据建设也将很快走进信息化的“春天里”。(李冠礁)
【关闭】 【打印】 |